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,太乙斬三屍 第930章 過河! (6)

關燈
”了。

年羹堯的心思昭然若揭,他是無膽跟英華掰手腕,但他這稱帝本就是李肆早許他的,趁著英華北伐,主力在中原的機會,來一招火中取栗。遼東方向只有韓再興一軍,還得從海路繞入遼東,而他合兵十多萬,自東、南兩面急進,很有把握趕在第七軍之前奪下盛京。

至於之後的事,年羹堯也許認為,英華吃下中原和北方,暫時該心滿意足,至少能有斡旋調和的空間。反正地盤先吃下嘴,之後的事之後再說。

“絕不能讓年賊得逞!”

“韓再興是不是打綿戰打成了習慣,已不知真正的仗該怎麽打!?”

“急調精銳往援,韓再興只有兩師紅衣,仆從韓軍不堪重用!”

眾人急切地嚷著,盛京可是北伐大鍋裏的爛肉,怎能讓年羹堯這條惡狗偷嘴?

“臣以為,年羹堯先取盛京也許不是壞事……”

陳萬策忽然來了這麽一句,眾人一怔,正要說話,卻見李肆呵呵輕笑:“吳三桂麽?”

眾人這才恍然,沒錯!英華北伐,正將滿人趕出關內,年羹堯又在屁股後面來了這麽一記,年羹堯與滿清,不正是個活脫脫的吳三桂麽?

皇帝不願,國家不便沾染絕族之事,可年羹堯沒這顧忌。吳三桂是怎麽收拾永歷的,年羹堯必定會有樣學樣。就算他對滿人這股勢力還有利用之心,可偷嘴盛京這事,他必須向英華作出交代,他這般聰明的人物,定會揣摩到皇帝的心思,盛京怕就是滿人一族的黃泉歸鄉。

範晉也道:“韓再興想掌控遼東大勢,怕也有心無力。紅衣精銳是有,都在路上,從西域調回的四個百字頭師才到蘭州,唯一能調的是塘沽第五軍,可第五軍能調麽?”

說到塘沽和第五軍,北直隸正如火如荼的團結拳之亂又擠入眾人腦海,李肆沈沈點頭,統一了大家的認識。

“年羹堯……鼠輩爾!且容他在遼東跟滿人廝鬥,韓再興先安寧海、覆州和海城一線,目標是進取遼陽!再看年羹堯和滿人鬥成什麽樣子,相機而動!”

接著李肆眉頭揚了起來:“遼東大變,滿人北遷的動作會更快,到時地方官府潰決,直隸亂相會愈演愈烈,平定北方,是眼下重中之重!”

他看向陳萬策:“對初,北方之亂,軍事還是其次,政治才為先。朕給你半個月時間,大軍暫停半月,南北事務總署這幾年在北方有什麽成績,就看今日了。”

陳萬策鄭重長拜:“謹受命!”

他朗聲道:“北方之亂,亂在人心,平定此亂,也要靠人心,而臣能借重的不止是我英華人心,還有北方知華夏大義的人心。”

接著他降下聲調:“只是……諸策並出,北方血火怕是烈上加烈,甚至是親族相殺,師友相伐。陛下曾許山西十萬人頭,臣問陛下,可容直隸落多少人頭?”

眾人窒然,李肆心中也是一蕩,雖說北伐前已作好屍山血海的心理準備,在山西也以苛厲之策清洗一省,可現在陳萬策明言,滿清已在直隸發動愚昧之民,糜爛北方,要平此亂,英華除了動員國中各方力量外,也得發動北方開眼之民,以暴抗暴,這一場自相殘殺有多血腥,他這個皇帝必須做好心理準備,尤其是準備承受國中輿論,乃至史書評述。

深吸一口氣,李肆沈聲道:“勢已至此,安能轉身而退?不是朕能容多少人頭,而是老天爺要收多少才滿意。我英華立國二十多年,也是踩著人頭過來的!如今華夏要南北合一,要共入今世,又怎能免這一場血肉滌蕩?”

他環視群臣,言辭懇切:“上天有好生之德,而人有取死之道。我等君臣軍民,但求循天道,竭仁義,無愧於心!人事之外,皆屬天意,朕不願擔,也不敢擔,爾等也是如此。國中仁義之士但有鼓噪,讓他們來北方,讓他們以身出力,而不是空談道德!”

陳萬策並群臣再拜道:“陛下仁心,上天可鑒!”

君臣再定志,北伐之勢,軍事看似阻滯,人心之潮卻超越軍事,向北方洶湧撲去。

風陵渡口,數百風塵仆仆的紅衣踏上山西地界,讓渡口船夫和兵站民夫驚詫的是,這群紅衣上岸整隊後,套著紅袖套的黑衣監察一聲令下,紅衣們一個個脫了衣服,赤著上身,趴到拴馬樁上,任由皮鞭狠狠抽落在背。

各種調門的慘叫聲依次響起,讓周圍的人一頭霧水,正在過路的英華民人裏,有報紙快筆職業性地揪住監察打探,監察就答了一句:“他們違了軍令……”

快筆采訪時,還有民人憐心大起,紛紛送藥裹傷,隨口問詢著,直到一面營旗上了岸,真相才水落石出,那面裹著厚厚沙塵的營旗上,三個字份外醒目:“新會營”。

新會營本隨著岳鐘琪的南路軍打到了喀什噶爾,北伐消息傳來時,全營官兵又是血書請願,又是集體呈情,希望能第一時間調回內地參與北伐。

總帥部與西域大都護府之間的文牘往來需要時間,行軍調度也自有章程,他們的請願被擱置了半月之久,依舊沒有著落。新會營官兵一閉眼,一咬牙,從岳鐘琪那討來了回輪臺休整的手續,一面走,一面四下托關系鉆空子,湊到了吳崖身前呈情,終於獲準編入山西第三軍。

只是消息傳來,沒等到正式的行軍文書下到營中,新會營就自作主張從輪臺趕向內地,半個月風餐露宿,居然一口氣從輪臺跑到了風陵渡。也就是說,他們這一營上千人馬,脫離了指揮系統,整整失蹤了半個月之久。

這可是英華紅衣成軍後絕少出的大事故,其意義甚至不下於銀頂寺之敗,遠在浩罕的吳崖氣得磨牙,據說當時就下令將整營除籍,軍官和士官全部槍斃,原本的上司岳鐘琪也惶恐不已,連夜寫好認罪書。

還是在西安坐鎮的劉興純攔了一手,說軍心不是歪了,而且新會營情況特殊。正是用兵之際,違反軍紀之事,先每人抽十軍鞭記著,等北伐之後再算總賬。

於是,就有了眼前這一幕,新會營在風陵渡向山西行軍監察報到,然後每人領受十軍鞭。

“南面的人,實誠得傻啊……”

渡口的當地船夫一邊嘀咕著一邊戳自己腦門,呵呵發笑的同時,心中又揣著一絲異樣的熱感,這些傻乎乎的兵爺到底是為了什麽,上桿子地去送死呢?真如他們所說,求的是把他們這些人從大清治下救出來?如今他們這些人也入了南面的什麽大英,如果大英的兵爺都是這樣的,當這大英的老百姓,該有多幸福啊。

“何苦呢?現在大家都記不得百年前新會人作了什麽,只記得紅衣裏的新會營驍勇善戰……”

北上的民人什麽都有,商人、醫生、教書先生、民夫,對新會營官兵冒著這麽大忌諱,就為參與北伐而份外不解。

“所有人都忘了,新會人也不能忘。新會還存著一段老城墻,日日還有人在城墻上讀四書,新會女兒香的歌謠還刻在城外的石碑上……”

新會營的官兵們雖背上血肉模糊,臉上也是重重倦色,可眼瞳卻是澄清無比。

“父輩從小就對我們說,新會人什麽時候能踏上北方的土地,能進北京城,能把大清的黃龍旗踩在腳下,什麽時候才算是洗脫了先輩的恥辱。到那時,會在石碑上刻下我們的功績,讓後人永遠記得新會人曾經的恥,記得新會人已經雪恥。”

民人們靜靜地聽著,連報紙的快筆都忘了記錄,就沈浸在這股讓人心靈震顫的氣息中。

沈默許久,一個年輕讀書人開口道:“紅衣哥,不止是你們要雪恥……”

他指住自己胸膛,再看向眾人:“我們跟你們沒有什麽分別,百年前,祖輩失了天下,現在,我們都要雪恥。”

再一個民夫憨憨道:“這也不只是你們紅衣哥和秀才的事,還有咱們在出力!”

讀書人爽朗地笑道:“不止你們,還有他們……”

他又指向渡口的船夫,雖一身是汗,卻依舊賣力地搖槳劃擼,來回穿梭地載運著人貨。

新會營的官兵們笑了,民人們也笑了,看向北方的目光又多了一層期待,那不僅是紅衣的戰場,武人的戰場,更是人心的戰場。

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,太乙斬三屍 第941章 山西歸政,武工隊下鄉

四月已過一半,李宏德很著急,他已經在靜樂縣城待了十來天。不僅為不辦事吃閑飯急,還為這時節急,眼下已是春耕最後時日,靜樂縣若還安定不下來,就是一整年的麻煩,他是農人,對這事格外上心。除此之外,另一樁急就不足為外人道了。

可太原府光覆不久,諸項工作還未展開,相應人手未完全到位。大量恐怖傳言從河東道傳來,讓府下州縣人心惶惶,民人抗拒新朝之心很重。沒有周全衛護,英華靜樂縣官府也不敢讓他們這些還鄉客下到鄉間冒險。

還好,先是大批黑衣調入靜樂縣,接著紅馬甲也來了,見著負責自己這一鄉的鏢隊頭目,李宏德驚喜交加:“老胡!怎麽又是你?”

老胡咧嘴一笑:“念著李鄉官你唄……”

李宏德直楞地問:“不是在河東道當獵手麽,生意不好做?”

老胡有些尷尬,掩飾如此明顯,連李宏德都覺出了不對:“南邊差不多料理幹凈了,就來太原繼續保李鄉官這趟鏢嘛。”

不願接觸李宏德的目光,老胡一邊招呼部下安頓,一邊心道:“再不走,老子就走不脫了。”

之前平陽府城外的一幕又浮現在腦海裏,那是四月初五,城外荒林,成千上萬人圍觀著一批批人被黑衣押到挖好的深坑前。

第一批是三光政策的清除對象,旗人包衣,地方酷吏,負隅頑抗的鄉紳豪強等等,上百人被歷數罪狀,明正典刑,排槍轟鳴,驚飛一林鳥雀。

第二批就是什麽救國軍、衛清會之流,也即唐大唐二一類人,唐二很幸運,被劃為受裹挾的民人,發配給紅馬甲協助工作,唐大與兩千多人被判本道三年勞役,幹修路架橋等社會工程。而賊匪裏的大頭目以及犯有人命案子的窮兇極惡之輩,則被集體處決。這一批人有四百人之多,一串串牽到坑前,一串串槍決,圍觀的本地民人被震懾得低呼不斷,個個臉色煞白。

第三批也是賊匪,不過來歷就很古怪了,如果說救國軍之流是看不清大勢,還想抱著滿清大腿渾水摸魚的賊匪,這些人就是看清了大勢,轉而想抱著英華大腿渾水摸魚的賊匪。

這些人找來紅布剪出馬甲,草草塗抹些字樣,就冒充紅馬甲四處行兇作惡,其中也夾雜著大量清算舊日仇怨的暴力行為,讓本已漸漸穩定下來的社會秩序再度沸騰起來,普通民人對英華的印象極度轉壞。

河東道置制使田英的對策也很直接,強調令出官府,禁絕私法。一面督著地方加強收繳火器,清查戶籍等管理措施,一方面嚴厲打擊冒牌紅馬甲。這一日,在荒林裏伏誅的冒牌紅馬甲也超過二百人,當地人心也為之一穩。

這三批人都跟老胡無關,甚至不少冒牌紅馬甲還是他的鏢隊抓獲的,可第四批槍決的人就讓他心驚肉跳了。

如此大規模地征調鏢師乃至地方警差入山西,擾民乃至害民之事終究難以禁絕,第四批人有二十多正牌子紅馬甲和幾個黑衣,他們犯的事形形色色,總結起來都是不尊軍令,謀財害命。

三光政策給了紅馬甲極大權力,即便有監察使衙門、置制使衙門和縣官府核對三光政策的執行對象,審查執行過程,還有事後追責的程序,還是擋不住某些人的熾熱欲念。

就如老胡鏢隊的文書所言,那些事想幹也沒人攔你,可想別人替你遮掩,就難於登天。紅馬甲、黑衣以及入山西的官員,一舉一動不僅有同伴相互盯著,有上級和監察盯著,跟著來的大批國人也都虎視眈眈,犯事的人絕少能逃過法網,罪行輕的被清退回原籍立案審判,罪行重的就按軍法處置了。

老胡在處置曲平方家時曾經閃過邪念,但也只是邪念而已,之後本跟那方家沒什麽瓜葛了。沒想到冒牌紅馬甲興起時,那方員外還以為自己要被窮治到死,慌不擇路地再找到老胡求其庇護。老胡都沒想明白,為何到最後,方員外的大女兒,也就是他親手搶劫過的姑娘會上了他的床,跟他滾了一夜床單。

監察著手整肅紅馬甲時,老胡嚇得魂飛魄散,他這事怎麽看怎麽像挾勢逼奸……天可憐見,方大姑娘瞅著自己的眼瞳秋水滿滿,跟自己分明是情投意合嘛。

鏢隊文書小霍摟著方二姑娘說,娶了人家就好,老胡郁悶得噴出一口老血,你小子是光棍倒無所謂,老胡我可是妻兒齊全呢,妾?就算方大姑娘願意,家中的母老虎會願意?

方大姑娘倒是有良心,在監察前為他遮護著,可一日呆在平陽,就得一日面對方大姑娘的逼宮,老胡左思右想,只能以公務在身,不能久留的原因,從鏢局那再討來了衛護靜樂縣還鄉客的任務,帶著鏢隊倉皇北逃。

“可方二姑娘跟來了啊……”

老胡不願細說,小霍跟李宏德一陣耳語,就把老胡的底洩了,李宏德還為老胡擔心起來。他不得不深究此事,他發急的第三樁事,跟老胡可是一個性質。

鄉下人就出不得遠門,一出門就變壞了……

李宏德在靜樂縣城閑待了十多天,夥食免費,住宿免費,衣服都有發的,揣著的薪餉就沒處花。他也沒想明白,自己為何有膽子跟著同僚跑到青樓去了,還舍盡銀子,贖了伺候自己的那位清倌。

三光政策之下,山西士紳豪強殺的殺,跑的跑,遺下了諸多產業,侍奉他們的丫鬟侍女們就是其中之一,不少都因身無長技,不得不自賣入妓寮,李宏德遇上的清倌就是一個。李宏德老實忠厚,覺得姑娘遭遇可憐,而自己奪了人家的處子之身,怎麽也得搭把手,毅然舍財贖了這姑娘。

可他也是有妻兒之人,還是個窮苦人,娶妾什麽的絕不敢想,就只求這姓潘的姑娘能得自由身。潘姑娘好不容易攀上一張長期飯票,豈願就此放手,非要隨他進退,哪怕回陜西都無懼,這幾日正努力作他的工作,讓他痛並快樂著。

李宏德是花錢招來麻煩,而老胡卻是人家自己貼上去的,仔細看看老胡,還別說,老胡這光頭,這胡茬,這犀利的眼神,這不羈的邪笑,倒還真有幾分招蜂惹蝶的本錢。

“大丈夫志在天下,豈能糾纏這些兒女情長事!李鄉官,咱們辦正事吧,多少老百姓正翹首以盼,就等著你這李青天去解救他們!”

老胡義正詞嚴地叱喝道,再頗有技巧地轉移了話題,也讓李宏德心中大定,沒錯,公務在身,拖過一陣,麻煩也許就煙消雲散了。

四月十七日,老胡鏢隊護著李宏德等還鄉客結成了武裝工作隊,下到靜樂縣鄉村,開始了艱巨的清鄉工作。

英華在山西實行軍管,官府暫時只到縣。鄉之下事務在維持舊世秩序的基礎上,逐步向今世靠近,作鋪墊工作的就是這些還鄉客。他們負責穩定縣下鄉村秩序,拉起新的自治秩序,並為縣裏進行田畝人口清點造冊作好人心準備。

在本是夾山都的夾山鄉,李宏德找到了他的族人,靠著父親和祖父的名頭,他獲得了族人的初步信任,可當他開口要族人幫著招呼鄉中百姓時,如官老爺所說那般,麻煩來了。

“小七,你是說,要我們當裏排,再去找甲首戶,把錢糧收起來麽?這事誰敢辦啊?縣裏的大老爺跑了,可都裏的小老爺還在啊,往常錢糧賦稅都是他們辦,我們插手,嫌活得命長啊……”

“報田產丁口這事是要得罪死人的,你是把咱們往火盆裏推!”

“把丁壯召集起來,幫他們尋生計?聽說你們朝廷在南面殺得血流成河,村裏的丁壯之前不是在大清朝廷的團練鄉勇名冊上,就是入了這個軍那個會,要保大清反大英的,他們要聽著,會以為是在給他們尋死路吧?”

英華在太原乃至山西更北處的民心就是這樣,太原陷城,穆赫德身亡,尹繼善帶著滿人和包衣們逃入直隸後,原本烽煙四起的賊匪團夥也消散大半,紅衣的悍勇,紅馬甲和黑衣的心狠手辣,的確震懾得民人身心瑟瑟。可現在河東道以北,滿清地方官府也基本解體,民人對英華顧忌重重,抵觸頗深,嚴重阻礙了英華掌控地方。

李宏德不是能說會道的人,他就照著官老爺的訓示,將前景一一道來。

登記田畝丁口,就免一年皇糧和身丁米錢,第二第三年還輪流免皇糧和丁口錢。

登記在籍,就有多家低息民貸公司可以選擇,青苗錢有了著落,不必受鄉間大小老爺的盤剝。

這一鄉都安穩下來了,在官府那落了底,官府就會開始辦很多事,建蒙學、醫院、修路,商人也會一波波來做買賣,只要勤快肯幹,日子很快就能好過起來。

真覺得這裏過不下去日子,還有太多地方可以去,西域、南洋甚至東洲,都提供了優惠貸款,幫著去異鄉安家置業。去就送幾十甚至一百畝田地,能掙多大富貴就看自己的本事。

“我在陜西就是個窮種田的,有本事的去了南洋,去了西域,早就發達了,就我最沒用!可我還是積了三十畝田,起了兩進屋子,能供兒子上縣學得秀才。不是瞅著來山西能拉一把家裏人,能掙些銀子,我才不走這一趟!”

族人依舊懷疑,這也可以理解,這等好事怎可能落到他們身上?李宏德氣憤不已,他覺得自己這一趟已經虧了,不僅虧了銀子,還虧了人心,現在還遇著這般頑冥不靈的族人,如果剖心自證能不死,他多半已經拿刀子捅胸膛了。

“招呼鄉親們說說這些事倒是能辦到,可有多少人信,這就難說了,終究不是官老爺說話……”

族人倒是被李宏德的氣度給鎮住,開始有些相信了,但李宏德想通過他們,把一鄉人都組織起來,這想法似乎太天真了。

不等李宏德說話,老胡呲目低喝道:“怎麽不是官老爺!?李鄉官就是我們的頭!他說的話就是大英朝的律法!李鄉官上面就是新來的大英知縣老爺!”

族人被嚇了一哆嗦,再重新打量李宏德,目光已完全不同了。

“老胡啊,我這鄉官,就是個牙人,可不能當真啊。”

趁著族人商議的功夫,李宏德扯著老胡抱怨,他哪有這麽大擔當。

路上老胡也知了李宏德在這裏的爛事,兩人關系已很鐵了,見李宏德頗是惶恐,老胡恨鐵不成鋼地道:“老李,這般機會你就不使勁抓著!?你在這夾山鄉能立起權威,幫著官府收了這一鄉,官府還舍得放你回去繼續種地?”

他指向那群正低聲嘀咕的族人,不屑地道:“別當這裏是陜西,這是山西!這些人滿腦子還是以前那一套,格外怕官。你就順著他們的性子辦不好?知縣不是給你們發了藍袍子和烏紗帽麽,你們這還鄉客就是官啊!”

當然是官,英華的官多著呢,蒙學的夫子都有從九品官身,李宏德是習慣了英華國中縣官不如現管的情形,不覺得官老爺說話多頂事,更不覺得自己這種替官府臨時辦差的人也是官。老胡這一提醒,他驟然醒悟。

“有人搗蛋,還有我們在,怕啥!?你是官老爺,我們就是差老爺。”

老胡再點明了他們這武工隊的性質,李宏德心中更熱了三分。可熾熱之餘,糾結也同時上頭:“這麽一來,那事是越發交代不清了。”

老胡也是一怔,方大姑娘的顏容又湧上心頭,也不由自主地一聲長嘆。

族人商量完了,李宏德的小叔爺又代表大家過來交代,稱呼變了,態度也恭謹了,可臉上還浮著憂色:“小七爺,我們是想幫襯著您啊,可夾山都裏,好幾家大戶都把持著田地銀錢,瞧著朝廷這些法子,是從那些大戶手裏奪食,咱們站出來為朝廷說話,就得跟那些大戶鬥,咱們怕啊。”

這也是英華掌控山西的另一層障礙,盡管晉商豪強和滿人包衣都不在了,可這裏的基礎還是舊世的。山西土地相當集中,自耕農偏少,大多數都是半自耕農乃至佃農。英華要越過鄉間地主直接掌控基層,就是以國家機器直接粉碎舊世社會底層結構,而在英華國中,這種變革是以經濟、思想和行政改制等一系列舉措,在十多二十年裏逐步完成的。

老胡再豪壯地道:“怕!?那些大戶才該怕!”

李宏德腦子也靈醒了:“我們大英朝官府都要下到鄉裏,日後鄉裏不僅有官,還有代民人說話的鄉院。總之有本事有膽子出來擔事的,都有前程。誰先站出來,誰就是以後在鄉裏說話算數的人。我終究是外鄉人,在這裏留不住的……我就是奔著拉家裏人一把才來的,這個……”

雖懂得封官許願,話還是說不利索,族人代表是他的三叔爺,卻品全了這話的意思,花白胡子一下撅起老高,混濁的眼瞳裏也透出光彩。

就這麽著,李宏德的族親,就是幾家李姓半自耕農乃至全佃農的人家集合起來,以李宏德為核心,在這夾山鄉紅紅火火開幹了。

最先自姻親密友下手,再找他們的姻親密友,發動起來後,再在鄉村一家家登門解說,不多時,工作已作遍全鄉各村。

四月二十二日,“夾山都第一次父老鄉親全民大會”就在鄉裏的趕集場子裏辦起來。大家對李家許下的承諾都還半信半疑,要聚在一起,親耳聽到英華官老爺的告諭。

當日來了上千婦孺老弱,丁壯還是不敢全到,就來了二三百,但這已代表了全鄉二三十個村子上萬人。

知縣說其他鄉也在搞大會,連他在內,全縣所有正式官員都要下鄉,沒辦法來夾山鄉。知縣認為,李宏德能不靠官府,這麽短時間就把工作推進到了這一步,能力肯定是夠的,其他還鄉客就差得多了,必須要正式官員手把手護著。所以呢,李宏德,就你自己宣講吧,你行的,官府相信你!

相信我?我該相信誰?

李宏德嚇得差點尿了褲襠,這麽大陣仗,他何曾經歷過?即便老胡百般鼓勵,他都如屎殼郎一般,執倔地抱著那股畏懼,堅決不肯出面主持。

老胡氣得不行,他雖將李宏德比作官老爺,自己是差老爺,可實際他們鏢隊跟李宏德是合作性質,李宏德搞不定夾山鄉,鏢隊也要扣考評。

他怒道:“總不成我上臺吧……”

看看山大王氣度十足的老胡,李宏德心說,你上去了,這夾山鄉怕是再不信大英朝廷了。

“李鄉官你就鎮臺子,我來講具體的條令法文吧。”

鏢隊裏的小霍挺身而出,李宏德強自振作,終於接受了這方案。

這一日,穿著繡有鵪鶉的藍袍官服,頭戴招風雙翅烏紗的李宏德上了臺子,面對一千多民人,真如一只憨頭鵪鶉般,憋了半分鐘,才漲紅著臉,擠出一聲高呼:“鄉親們——!”

這一嗓子如鯉魚躍龍門,推著李宏德一顆心穩了下來,開始背起知縣之前的訓詞,等他宣講完畢下臺時,烏紗翅膀左右搖曳,還真有一絲官氣上身了。

接著是紅馬甲小霍上臺宣讀各項政令,大會一邊開著,一邊還有民人湧入,到政令宣讀完畢時,集子的曬谷場裏已擠了不下兩千人。除婦孺老弱外,還有不少丁壯,甚至能見套著直筒大褂的讀書人,那幾個書生用網巾兜住剛剪了辮子的腦袋,雙手籠在袖子裏,就冷冷地看,冷冷地聽。

場中秩序井然,民人都很安靜,從表面上看,藍衣官老爺,紅馬甲,還有從縣裏調來助陣的一隊黑衣,就這麽個草臺班子,竟然也有了官府之威,收了夾山一鄉民人的心。

就在鞭炮鳴響,“大英山西太原府靜樂縣夾山鄉公所”的牌匾掛上集子裏最大一座屋子時,異變驟生。

“這個官府是要拆了人家,分了田地,讓大家都沒得飯吃!”

“去西域和海外就有百畝田地?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?他們就是要哄著你們上船,然後拐到礦山裏去做奴工!”

“免什麽皇糧,現在說得好聽,等大家田畝丁口都交代上去了,官老爺嘴一張,什麽雜派都下來了,絕不能信他們的!”

本是無比安靜的人群裏,有人振臂呼喊著,正是那幾個讀書人,他們就來自鄉中大戶人家。

讀書人一鼓噪,其他民人心中的疑惑也被引燃,紛紛鼓噪起來,雜物如雨點砸向紅馬甲、黑衣,李宏德一身碧藍官服,更是眾矢之的,片刻間就掛了一身爛菜葉。

“別!千萬不可!”

老胡被半截磚頭砸中,頭破血流,怒火高熾,正想拔槍,李宏德卻一把扯住,語氣堅決地喊著。

大戶反擊了,可這反擊不是用刀槍直接來,他們也無膽硬來,而是鼓噪起民人。李宏德所受培訓裏嚴厲強調過,他們這些還鄉客絕不能動武,也無權動武。

李宏德無權,老胡頭腦清醒後,也是不敢,平陽府城外的景象還在他腦子裏晃著呢。

可眼下怎麽辦呢?退倒簡單,可李宏德的族人就算是被坑了。這夾山鄉也算是前功盡棄,對官府來說只是小挫,可對李宏德和老胡這個鏢隊來說,卻沒了東山再起的機會。

李宏德不願放棄,鼓足了心氣,帶著本鄉族人以及交好鄉親,努力維持著秩序,同時還在竭力解說,跟那幾個讀書人的言論針鋒相對,逐條辯駁。可包括小霍在內,這支草臺班子的嘴皮功夫顯然不如那幾個讀書人,局勢就此相持不下。

第十八卷 菩提應道劫,太乙斬三屍 第942章 上下皆動,同盟會崛起

正鬧得喧囂時,集子外行來一大隊人馬,李宏德老胡以為是那些大戶弄來的援兵,鼓噪一方以為是新朝官府派來彈壓的,兩邊都狐疑不定,叫罵聲頓止,半空飛揚的雜物也沒了蹤影。

待這隊人馬進了集子,車是駑馬驢騾拖著的,人有男有女,有商賈有讀書人,竟不知來路,兩邊都是一頭霧水。

“喲……還丟菜葉呢,靜樂的風俗真是古怪,呃……大夥把旗號亮起來啊!”

領頭之人見著淩亂現場,先也是一頭霧水,再見場中人分作兩堆,紅馬甲和黑衣正攔作人墻,馬上反應過來,一聲招呼,各色旗招舉了起來。

“四川印業聯合會助晉書香行”……

“陜西布行南北共暖會”……

“湖北五谷社山西興農路”……

“湖南百貨總會善業團”……

“湖廣樂善堂援晉團”……

“英華女子助業會山西分會”……

紅黃藍綠,煞是熱鬧,便是不識字的農人,見著這如林的旗招和旗下男女的和善笑容,也知對方沒有敵意。

李宏德迎上那領頭人問:“你們這是……”

領頭人一口晉北腔:“縣太爺不是說這靜樂縣裏,就夾山鄉先定了下來,大家就先來這行善業了。”

他再壓低聲音道:“是出了什麽簍子?咱們呆這合適麽?”

這人估計是英華在太原的商代出身,看出這裏的人心還沒搞定。李宏德跟老胡對視一眼,長出了一口氣,這是他們的援兵,至於後一問,兩人連聲不疊道:“合適合適,再合適不過了!”

四輪大車拖進了場子,車門一掀,這些人就吆喝開了。

“送書了!大人小孩都能拿!”

“派衣裳!粗布衣裳,男女都有,貨倉裏直接拉出來的,十成新!”

“麥種、粟種、苞米和紅薯種,正是春耕時,留兩三分田地試試新種,不要錢,還教怎麽種,登記了田畝土籍就有啊!”

“老弱孤寡病殘的都可以領善券啦,憑券在縣城善堂取糧米藥物,等善堂建起來了,還有機會養病哦,不要錢的,在官府落了戶籍就好。”

一輛車就是一個陣地,吆喝聲四起,讓民人們一個個全聽傻了。他們看這一車車的東西,還以為是商隊下到夾山鄉,可沒想到,竟然全都不要錢!

書紙質地雖不怎麽好,可所印字畫的清晰程度卻是民人們生平未見過的,新嶄嶄,還散發著油墨香味。衣服都是粗布制的,但剪裁精細,針工也異常密實,疊印清晰,還真是十成新。至於其他車子上的糧種,那更是十足十的硬通貨。

琳瑯滿目的琺瑯鍋碗瓢盆、水晶鏡子、蜂窩煤爐,這更讓民人心潮澎湃,兩眼放光。這些個“南貨”他們在縣城也見過,可都不是他們能問津得起的,現在竟然白送!?

“平白送東西,定有陰謀!”

“定是藏著邪氣,用了就害人!”

人群中還有些陰惻惻的言語,可當一輛車子發下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